農村土廁所改造選用哪種模式
人的糞便中含有100種細菌、病毒。而我們卻一直沿用露天的糞坑,糞便貯存在其中,未經過密閉、發酵等處理。農民直接使用生糞施田、澆菜等,污染水源和蔬菜。農民下田直接接觸糞液,容易感染寄生蟲病,常見的有鉤蟲病、蛔蟲病,人們吃了污染的蔬菜,病菌由口而人,容易引起腸道傳染病,如痢疾、腸炎、肝炎等。同時大糞坑,又是孳生蚊蠅的場所,蚊蠅又可傳播許多疾病。
農村群眾過去上廁所一般要到室外茅坑,既贓又臭,同時天冷受風吹、天熱太陽曬、下雨被雨淋,很不方便,也不安全。最近國家將廁所改造納入鄉村振興戰略,讓農民能用的上衛生廁所也是 新農村建設的目標之一。
現如今有不少農村房子廁所都是采用的露天模式,還有就是沒有沖水,簡單的搭建起簡易的廁所了事。因此我們在村里經常會發現廁所臭氣熏天,這樣污染環境,而且還會有傳染病的發生。農村老房子廁所一直不被重視,原因有三:其一就是村民對于廁所的改造并不重視,更不關注。其二就是基礎條件所限,老房子廁所改造困難。其三就是基礎設施條件不充分。有些地區水資源比較少,因此不能沖水清洗。另外還有一些地區沒有排放的地方,這也是關鍵。面對如此多的難題,我們該怎么辦?
目前解決農村糞便最為直接有效的做法就是采用化糞池裝置,通過針對不同地區的調查,選擇適合當地實際情況的化糞池來進行解決是行之有效的做法。采用化糞池,可以杜絕糞便排向大自然的情況發生。另外,通過有效的改造可以化廢為寶,有效利用其進行施肥。
采用化糞池可以有效的起到處理糞便的作用,而且,還可以很好的使農村環境變得更加美觀。有了化糞池,可以將沉淀固化物進行有效分解,使上層水化物順利的排出,不必擔心出現任何的管道堵塞現象,固化物水解時間更為充足。如此美觀而且環保的裝置,自然是農村改造廁所最好的方案,更是給當地老百姓帶來了福音。